当前,在福泉市黔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牛场双龙工业园区内,裕能铜业(贵州)有限公司20万吨/年铜冶炼一期项目建设正如火如荼进行。
“铜冶炼项目副产的硫酸和蒸汽余热,恰是磷酸、磷酸铁生产必不可少的生产要素,通过园区内产业耦合集聚发展模式就近消纳工业副产,将进一步降本增效,提升磷酸铁锂产品竞争力。”贵州裕能新能源电池材料有限公司行政主管曾庆洁说。
作为全国首个“磷化工+铜冶炼+新能源材料”产业耦合集聚项目,一期投资35亿元,建设年产20万吨铜冶炼联产硫酸80万吨、蒸汽80万吨项目,正式建成后将填补贵州省铜冶炼产业空白。
黔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。(福泉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供图)
产业链式发展让企业从单点竞争转向生态竞争,以持续资源整合、科技创新,不断赋能产业升级。
“磷石膏是湿法磷酸工艺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,磷石膏处理问题一直是磷化工行业的头号挑战,如若得不到妥善处理,将会直接制约影响企业发展,如今我们通过磷石膏综合利用,不仅有效处理磷石膏,还创造了新的产业价值。”瓮福(集团)有限责任公司瓮福化工公司党委委员、副总经理、安全总监李维红说。
在瓮福(集团)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,全球最大磷石膏分解制硫酸联产水泥装置高效运转,该装置每年将140万吨磷石膏“吃干榨净”,生产出60万吨硫酸和80万吨水泥,实现了资源价值最大化。
经过系统性技术攻关,昔日令企业头疼的工业废渣,从“生态包袱”转变为“产业资源”,企业铆足劲儿在链式生态上下功夫,产业链条得到延伸,价值不断拓展。如今福泉市拥有国家级、省级科技创新平台21个,精细化工领域核心技术30余项,有效专利授权330件。
随着新能源等产业需求激增,磷资源价值持续攀升,福泉市以招商引资为抓手,围绕磷矿资源推动产业链向精深加工领域延伸,打造“磷矿—磷化工—新能源”一体化产业集群,扭转“守着磷矿卖原料”的被动局面,补齐新能源产业锂、铁、铜等资源要素短板,实现资源效益最大化。
裕能铜业(贵州)有限公司。(福泉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供图)
翻翻配资-低息股票配资-配资专业门户-配资门户论坛官方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